300元四小时服务_附近约24小时随叫随到_附近找人睡觉电话

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以美国钢铁历史为鉴 探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之路

2018/11/14

6329

一、美国钢铁发展历程概况

世界各国的钢铁业发展历程大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与衰落期。

1860年以前的美国钢铁行业还处于萌芽期,技术落后,产量增长速度缓慢,下游钢铁需求主要以铁钉生产为主。

1860年至1945年,美国钢铁行业处于上升发展期,钢铁产量从1.3万吨增长到9000万吨。这一时期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钢铁业作为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蓬勃发展。其中钢铁下游的需求主要由美国铁路的发展支撑,直到1930后,汽车产业才取代铁路建设成为最大的钢铁下游需求。这80多年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和三次经济危机,这都未拖累美国钢铁行业下滑,反而是每次战后重建和大兴土木的经济政策刺激了美国钢铁产量的不断攀升,到1945年美国钢铁产量已占到全世界产量的64%。1901年作为影响美国钢铁业发展最深的美国钢铁集团成立,凭借最高控制美国60%钢铁产量优势,美国钢铁集团获得了美国钢铁价格的定价权,企业利润丰厚,市场呈现寡头格局。

1946年至1970年,美国钢铁行业慢慢进入成熟期,产量呈现波动式上涨,最高升至1.4亿吨。这短短二十几年间,美国钢铁产量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船舶和军工品的短期需求大增;二是,如芝加哥、纽约等超级大都市在城市摩天建筑方面的大量建设拉动;三是,美国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基建和建筑业的发展刺激拉动;四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由于下游需求的变动,美国钢铁行业布局也由原来近港口和矿区的资源型布局逐渐向需求型布局过渡。1948年,美国政府通过法案改变了由寡头控制钢铁价格的格局,钢铁价格逐渐走向市场定价。可是二战后工会的崛起,使得钢铁企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在价格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美国钢铁企业利润开始下滑,美国钢铁集团由原来60%市场份额下降到38%,但产业集中度CR8还维持75%以上,钢铁寡头格局仍然未打破。

1971年至今,美国钢铁行业已陷入衰落期。由于日本,加拿大,韩国,巴西,墨西哥,德国,中国台湾,印度,土耳其,俄罗斯,中国等在钢铁行业的崛起,这些国家及地区凭借成本优势和先进技术,使得美国钢铁在70年代后,变进入了全行业的困难期与痛苦期,这期间大量美国钢铁厂倒闭,钢铁工人失业,美国钢铁产量逐年降低,转而进口钢铁成为下游需求行业的首选。进入90年代后,美国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使得美国钢铁行业慢慢地呈现了衰而不退的现象。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在钢铁贸易保护方面先后宣布实施了201条款和232条款,对进口钢铁征收高额关税,并开始对美国钢铁进口实行配额申请制度,以此来保护美国钢铁产业。


二、美国钢铁衰落原因总结

1、产业转移

美国钢铁行业起步较早,在70年代以前,以基层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式支持了钢铁行业成为美国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得以进入黄金期,且在世界上都具备绝对竞争优势,其中半导体和电脑软件,半导体和电脑、信息技术、交通运输设备(汽车、飞机、搬运机械)、日常消费用品、办公事务设备、发电与配电系统、化学和塑胶、电子通信、国防工业、休闲娱乐产品、林业和农业相关产品、医疗保健用品、以及一般商业服务等尤为突出。支柱产业逐渐从以钢铁化工为主的基础工业向其他产业转移。

2、人力成本高企不下,普钢技术落后,进口钢铁冲击

二战结束后,工会在美国崛起,二三十年间组织罢工是工会的主要特色,而每次罢工也都以钢铁公司妥协结束,工资成本自此成为了美国钢铁行业的一个重大负担,吨钢成本占到45%左右,而同期日本钢铁行业的人工工资负担仅为美国的20%~40%,所以以日本为代表的大量低价钢铁冲击着美国市场,而美国钢铁行业由于错过了技术升级最佳窗口期,在面对日本时,显得技术陈旧落后,效率低下,人员成本高等问题,逐渐在市场上失去了产品竞争力。目前美国也只有以转炉普钢为代表的美国钢铁集团,以电炉普钢为代表的纽科钢铁集团,以及以电炉出产特殊金属材料的为代表的美国冶联科技集团等钢铁大集团代表并见证着美国钢铁行业曾经辉煌的过去。


三、对比美国钢铁业历史,我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钢铁行业从2000年开始进入发展期,产量增速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钢铁产量也居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产量的49.2%。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少等。

相比美国,我国的钢铁行业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CR10仅为34%,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产业,而美国产业集中度高达70%,寡头格局;二是,钢铁行业主要以高炉—转炉的长流程炼钢为主,电炉的短流程炼钢比例低,而美国以电炉为主,产量占比超过60%;三是,钢铁行业呈资源型分布,近矿区和港口居多,而美国以逐渐向需求型分布;四是,表外钢铁产能庞大,约有1.4亿吨地条钢;五是,下游需求结构多样性不够,其中基建建筑业占比高达56%,机械制造18%,汽车制造8%,石油能源4%,船舶2%,铁路1%,家电1%,其他9%,而美国钢铁的四大下游需求:汽车、基建建筑、机械、铁路都成分散分布,目前都没一项超过20%,且在各个发展时期都占据过第一需求;六是,人工成本低,每人的吨钢产量低,七是、环保治理水平不高,污染较严重。

鉴于我国基建建筑占钢铁需求比重非常大,所以看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先要观察我国城市化率情况,截止2017年末,我国各省域的城镇化率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指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

第一层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城镇化率为80%~90%;

第二层次: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重庆、辽宁等7个省区,城镇化率为60%~70%;

第三层次:包括黑龙江、山东、湖北、吉林、宁夏、海南、山西、陕西、河北、湖南、安徽、青海、内蒙古等13个省区,城镇化率为50%~60%;

第四层次: 包括四川、新疆、广西、河南、云南、甘肃、贵州、西藏等8个省区,城镇化率不足50%。

对比美国西部城市化率89.8%,东北部城市化率85%,中西部城市化率75.9%,南部城市化率75.8%来看,我国未来在基建与建筑方向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随着政府在去产能和产能兼并重组方面的政策引导和要求,未来以湛江、曹妃甸为代表的资源型港口钢铁群将不断通过兼并与置换扩张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些产能未来将足够满足甚至富余周边钢铁地区的需求,而传统钢铁强省河北与江苏等地区将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淘汰落后产能,在总量上大规模压减产能,但在中西部城市化率欠发达地区或有部分新增置换产能以需求型布局出现。同时在我国社会对铁元素总体需求基本平衡后,我国电炉炼钢产能比例将会从目前7%左右的占比变得越来越高,未来其投资小,污染小等特点会越发明显,成为我国炼钢工艺中的重要一员。

从机械制造业统计数据来看,由于2009年“四万亿”政策的支持,我国机械制造业出现过井喷式发展,考虑到基建建筑机械的寿命通常在8~11年,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我国钢铁将在基建建筑需求的支撑下,靠机械制造业更新换代获得一些发展支持。但在汽车制造业需求方面,由于受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限制,我国汽车制造业近2年要独挑钢铁需求大梁的时机还成熟。

从2016年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正式步入成熟期,下游需求在无战争刺激情况下,产量需求难有很大发展,未来钢铁总体需求将逐渐下降,需求也将由单一性向需求多样性发展。


四、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应对世界竞争,我国钢铁业发展措施简评

1、淘汰落后产能,取缔和关停表外产能

该措施意在通过政策导向,迫使钢铁行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应对新兴经济体,如印度,东南亚在钢铁成本上的竞争。同时通过关闭表外产能,提高表内产能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升级换代意愿。在表外地条钢产能去掉后,废钢原料产量释放,降低了进口铁矿石采购量,叠加海外四大矿上扩产效应,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了我国钢铁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鼓励兼并重组产能

通过鼓励大型钢铁集团兼并与重组企业,以产能置换方式获得新建产能,以此提高钢铁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和行业集中度。按十三五文件要求,CR10要达到60%以上。特别是2016年出台的46号文《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以及培养出一些专业化的特钢集团。

3、环保施压,重点地方特殊对待

通过环保指标达标要求,淘汰一批技术落后,经营不佳的钢铁企业,将产能空间释放给其他技术先进,经营管理俱佳的企业。在环境容量有限,污染严重地区,采取特殊政策使其承担更多产能压减任务,并对一些地区企业采取分时错峰限产,逼迫其进行环保升级或产能搬迁甚至产能置换给其他企业。同时通过环保升级又带动机械制造,能源等行业的用钢需求增长。

4、鼓励有能力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从80年代日本钢铁去产能和8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去产能经验以及统计数据来看,在当一个产业在产能走向平衡、走向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通常市场上企业进行资本支出的意愿会大大降低,反而在研发支出方面会大幅增加,那些越是重视技术升级和研发支出的企业,越是能存活下来,最终经过一段“净化”时间,市场将呈现优胜劣汰、胜者为王的寡头格局。这个措施也是为了保证我国钢铁行业在世界贸易中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一项长久之计。